附录拖延症之辨别和应对(心理科护士长的学习总结)(1/2)

之前,作者引用的百度关于拖延症的概念和预防。这里是我们单位好几位心理诊疗方面有深切爱好的朋友,有些护理组的老师,给出的一些观点。

现在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这是我们一位医院的心理科护士长,关于拖延症的深入思考和总结。她演说的内容,我原文记录如下。

1. 拖延症如何辨别?

如何辨别某种状态,需要识别该状态的特征,然后才最大可能地做出相对精确地判断。以下是关于拖延症特征的一类详细表述,个人的观点,请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因此而自怨自艾!

第一个特征:主观的选择。

所谓主观的选择,甚至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有意的选择推迟和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不是有客观的原因。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比如计划9点钟开始学习,玩游戏太入迷了,完全忘了学习任务。就不是主观上有意识的选择,而是没有意识到,那么他是不是就不属于拖延症了呢?当然是不一定,如果你明知道自己玩游戏会入迷,没有采取措施仍然选择玩游戏,那么他就属于拖延症了。

因此,我们必须要仔细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深邃内涵以及那些精妙细微的地方才行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并从中汲取到更多的智慧与灵感。这些内涵和细腻之处往往隐藏得很深,如果不加以用心去感受、去揣摩,很容易就会被忽略掉。而一旦错过了它们,我们就可能错失一次提升自我认知和审美水平的绝佳机会哦~所以说嘛,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呀!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更是如此呢!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更好成为创造者!

第二个特征:有意义,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有意义呢?

就看做这件事能否帮助你逃避痛苦或者获得利益,比如不交论文就毕不了业,不复习就通过不了考试,不准时起床就会迟到,锻炼是为了更好的身材和健康,学习是为了提高成绩和能力,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和晋升。

当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往往会权衡它是否能帮助我们逃避痛苦或获得利益,这种心理感受复杂而微妙。有些人可能会被痛苦驱使,将做这件事视为一种逃避,希望能从中寻得短暂的慰藉。他们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试图忘却痛苦的现实,通过这件事来分散注意力,让自己暂时远离烦恼。

另一些人则更加注重利益的追求,将做这件事看作是获取回报的机会。他们会仔细计算投入与产出,权衡利弊,期待着通过努力获得实际的好处。这种心态可能驱使他们不断追求成就和财富,将利益视为衡量成功的标准。

然而,还有一些人会超越单纯的逃避痛苦或追求利益,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他们可能将这件事视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长。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每个人对于做这件事的动机和心理感受都可能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经历、价值观和情感状态。无论是逃避痛苦还是追求利益,我们都应该在决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思考。同时,也要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让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方式,以免在逃避和追求中迷失了自我。

第三个特征,当遇到一件事太难或者完全不会做,我们的拖延就不属于拖延者,比如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题,等到明天去问老师,当遇到由于能力不足导致的拖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能力而不是去克服拖延。

提升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是仅仅去克服拖延。以下是一些描写提升能力的方式方法:

1. **制定目标与计划**: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详细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为每个小目标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

2. **持续学习**: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

3. **实践与经验积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积累经验。实践是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反思与总结**:定期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5. **接受挑战**: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跳出舒适区。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退缩,而是把它们视为成长的机会。

6.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制定优先级清单,集中精力完成重要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7. **自我激励**: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制定优先级清单,集中精力完成重要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7. **自我激励**:

第四个特征:不良情绪,拖延症之所以叫症是因为它会产生不良情绪、自责、负罪感、自我否定,同时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其实已经不能说是拖延症,而是拖延表现。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感到脑力枯竭和烦躁,看个电视放松一下,如果你认为自己做的没有问题,没有产生不良情绪,也就不属于拖延症了,但是如果你因为认为看电视浪费时间产生了不良情绪,那么他就属于拖延症。

情绪障碍,已经是主观上不能加以调节的病情状态,拖延不是明明可以完成而不加以完成,而且无力实施。只是这种无力感,不是那些没有得过病的幸福者可以理解的而已。

前面说了相关的四个特征,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感受下,拖延症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吗?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父母镜面的那个样子,是父母深深镌刻的影子,是传递父母的基因信息并延续未来的人。那么我们作为父母的人们,希望孩子弱小还是强一些,硕大一些呢??那么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才会妥当些呢?

现在,我们就如何指导孩子及家长,应对拖延症。提出一些思路想法?

以下是引用了佚名作者的观点,感觉非常不错。分享如下: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拖延。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要保证自己能够完成,至少不当反面教材。

好的,如果要我说,我们家长怎么办呢?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之前,自己要先有完成这件事情的能力和决心。他们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出坚定的毅力和责任感。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自己就应该每天抽出时间来读书,让孩子看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父母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困难。这样,孩子才会信服父母的要求,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去达到父母的期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